新聞中心雕藝大師李文武「九龍卧香爐」天地同命,福壽齊享。

雕藝大師李文武「九龍卧香爐」天地同命,福壽齊享。

2020/3/4 新聞 1153

資料來源:

SongNews 暢新聞  https://www.song-news.com/%E9%9B%95%E8%97%9D%E5%A4%A7%E5%B8%AB%E6%9D%8E%E6%96%87%E6%AD%A6%E3%80%8C%E4%B9%9D%E9%BE%8D%E5%8D%A7%E9%A6%99%E7%88%90%E3%80%8D%E5%A4%A9%E5%9C%B0%E5%90%8C%E5%91%BD-%E7%A6%8F%E5%A3%BD%E9%BD%8A%E4%BA%AB/

 

雕藝大師李文武提及香爐在中國歷史上所佔的社會角色與定義,個人在雕刻藝術界多年深感其由繁華落盡的寂寞,再加上本人曾於2017年授證於中國大馨堂第37期合格香道師,熟悉沉香與香文化的香席的步驟流程。在某次外訪北京參觀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寧壽宮區,整個宮殿極為華麗堂皇,建築擺飾傢俱器物大多與龍的圖騰有關,同時亦將器物加上個龍字,如龍床せ龍椅,尤其皇極殿門外的九龍壁堪稱建築裡最雄偉精緻。古代天子自詡「真龍天子」,九五為大,亦以「九五之尊」代表,意味與天地同命,福壽齊享。

位於紫禁城寧壽宮皇極門外的九龍壁,整片牆面雕有九尾蟠龍,壁長29.4公尺,高有3.5公尺,牆的厚度為0.45公尺,聽說構圖原目的是為了當「照壁」使用,這對於講究造屋風水的中國建築文化來說,皇妃的寢宮等同是皇帝安穩的起居室,自然更要注意。在風水上「照壁」又稱「照影」,以風水的角度來說是做為導氣之用,氣不能直衝廳堂或臥室,易使人受寒生病不吉利,因此會在房屋的大門口建造一面牆做為阻擋冷風的貫入,除了保持氣暢的流通之外,還有遮蔽視線具有隱私的功用,北京的四合院中常見有此形式的建築。

而這九龍壁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據說寧壽宮是乾隆皇準備退位後頤養天年之所,以整體區域分佈圖的格局可看出當時的乾隆皇帝仍想在幕後操控前朝的野心。在九龍壁上更可看出他當時的設想與巧思,每條龍的顏色與姿態均不同,材質以琉璃瓦建造,十分莊嚴雄偉令人震憾。中間的第五條龍為黃色唯獨它面正且前爪雙抬於頭上,意味著軍政合一威嚴不可侵犯,而古代皇帝喜以黃為正色代表位尊權貴,左右兩側顏色為深藍不一為升龍與降龍代表皇帝受八旗子弟兵的擁戴與保護。清朝當時的軍事組織分辨其權責,即鑲黃せ鑲蘭せ鑲白せ鑲紅,而其四則除了紅鑲白邊,其餘的三旗則鑲紅邊合稱八旗。從九龍壁氣勢磅礡雕鑿上可看出,八龍面朝向中間正龍恭敬地臣服,由此亦可看出乾隆皇帝即使在退位之後仍是具有實權的太上皇。

李文武表示;九龍壁上的九條尊龍名稱按依序排列為「行龍」又稱「壯志龍」,代表躊躇滿志得意的樣子。次為「降龍」又稱為「祥瑞龍」,有著登峰造極的雄心大志。第三尾龍為「升龍」,又名為「吉慶龍」,意味著倍日並行擁有極快速度的能力。第四龍名為「坐龍」又稱「守護龍」,猶如像三國時代諸葛亮與司馬懿軍師般有著運疇帷幄的智慧。中間的第五尾蟠龍為「正龍」,一般指的就是「領袖龍」的皇帝代表,雕於壁上翹足引領的英姿,威風凜凜神聖不可侵犯的尊貴模樣。右側第六尾龍為「猛龍」,頗有果敢勇猛的勃然浩氣神態。第七尾龍名為「穩固龍」,意指為固守清朝大河江山使其穩如泰山不能震憾。第八尾龍之名為「衝龍」,威武忠誠的節氣令人不禁大為讚賞。第九尾龍在最右側邊緣,樣如飛雲如瀑翻騰狡捷剽悍,因此命名為「回龍」,是一起守護皇帝的八旗子弟兵之一。

李文武說,在遊歷九龍壁時被其栩栩如生,彷彿威龍在天之氣勢所震憾,回臺後我便立志將九龍壁群龍的樣態與文創理念做為結合,因此研發獨創九龍臥香爐一系列共九支不同形式的臥香爐文創商品與香同齊「帶著嗅覺去旅行」搭配並註冊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