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美學新觀-鐵雕

美學新觀-鐵雕

2017/8/28 藝文活動公告 1476

紀向老師接受新一代時報的訪問,對於美學做一個全新的詮釋~

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傳統價值,後工業革命的年代,人的獨立思考與自我價值的提升後工業革命後,多少社會殘存的物質,又有多少清除不掉的印象,不時的在侵蝕我們的思維與視野

後現代美學的迭起

美學的美學,不侷促在人類行為的發生,或是人文刻意的製造。存在悠悠大地中,不無存在自然的美麗悠境。18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以後,人類認知的環境改變了,因為工業革命以後,引動更大產業革命的大變動,適時也改變了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式,美的存在不再限於傳統認知,美境視覺美學的狹義觀點。如此藝術古典主義美學漸漸消歇,接踵而來的,卻是一種內在覺知,與更尖端目不暇給的新藝術美學的產生。

 

在此,20世紀普普藝術方興未艾,但是不同新殖民主義的竄起,不無也改變了不同在地美學的重新思考。但是同時期世界的大環境已經在改觀,人類登陸月球,人類互動的頻繁。更也加劇人類文明的進展,文化藝術再也不是小區域的文明現象,如此人類所面對的問題也是共同的,如戰爭與環境的迫害污染,與新人權的對待標準,這些現代人文產物的面對,也漸漸形成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也不無構成這新時代不同的「後現代主義」的異類新思維,但是在台灣普羅存在的觀點,會以為我們的現代藝術,只是西方先進國家的二手藝術,我卻不以為然的認為藝術的在地性,更有其不同小區域,在地性的文化美學美感。

 

存在這現實互動的社會,遮掩不住的文明,卻也在不知不覺當中,侵染進入我們生活中,我們卻不得知。因為文明的進展,看見的是煙囪林立的視覺地平線,而人與人的來往頻繁了,當生活的環境,不再是絕對的鳥語花香,人與人的距離不知不覺中拉遠了。因而工業革命下的產物是一種文明,產業也是是一種革命,相對的,產業也是人類文明史中,另一個莫名的禍害,它帶來了更嚴重新物質的匱乏,帶來了一種新文明的不適應症,諸如30年代開始的嬉皮主義與龐克主義,不也是當時新世代,另一文明的反撲嗎?因而對於存在美學的另類思考,也漸進產生了

藝術創作的新素材鐵件與多媒材

後工業革命後,多少社會殘存的物質,又有多少清除不掉的印象,不時的在侵蝕我們的思維與視野。而在產業革命的後現代,身為一位現代藝術工作者,卻也以更敏銳的眼光,來面對看待這非美學的人文角落,構成的頹廢社會。因為資本家當道,產業興盛生產機械化。更多工業文明的產物,在鼓勵消費的風潮下,更多的文明垃圾也大量順勢產生。工業在產業更新的時潮下,卻也產生多少廢棄的金屬文明物件。如此藝術創作者,藉由不同金屬物件,來替代創作的藝術元素,因而產生非人文美學藝術的觀念。藝術創作者利用不同工業廢棄物的觀念,也是一種「藝術破銅爛鐵的時代」的產生,此觀念的同時,也在世界各地如同蒲公英種子般,在各處生根發芽,台灣的現代藝術家陳庭詩的鐵雕藝術,更是台灣鐵雕藝術中的翹楚。

 

後工業社會裡,破銅爛鐵本來就是棄置的機械散落物,藝術創作者經由直接壓縮拼湊與黏合,再結合個人既有思維,完成了一件作品,此作品不僅是藝術家的作品。更也是藝術創作者,對於現代文明氾濫的一個反思,更也是對於現實中,奢侈消費者的一個批判。利用現有物件藝術表達形式,仿如一種超現實藝術的「物件藝術」的再復活般,如此思潮卻也普遍給現代雕塑家畫家普遍的採用。但是一種因人而異的創作方向,也決定了這件作品,也是跟隨這創作者風格存在的一個方向。

 

藝術在集合藝術觀念興起之際,普普藝術創作者將藝術的範圍擴大,讓我們也注意到環境的存在,不僅如此藝術創作者的視野敏感度,更異於常人,而在此工業的年代,技術與科學的存在,也是不容置疑的在我們周遭存在,甚且人生於斯長於斯,諸如環境人權…以至人類種種的喜怒哀樂的面對。不也都是一位藝術創作者重要創作思維的來源嗎?

 

筆者多年來以現成物的鐵件與多媒材物件,希望脫離既有藝術窟臼的認知,秉持如此的理念目標,創造一新的藝術存在可能性。如此藝術家脫離既有藝術觀,也是創作的另一個使命,相信也是每一位藝術創作者追求的。但是現實存在中,「所觀盡是美,所視皆是真」,這種美的傳統觀念,卻已經漸漸動搖,而如何在既有的傳統中,理出另一不同的我觀美學,卻也是創作者需要努力的,也是筆者所期待的;在多媒材系列創作中,極力要追求的,不外乎個人對於美的另一認知,一種美的平衡,如此創作的基礎觀念即是:

人文以外的非人文

存在有美

這美是我所認知的

在心象的轉化

在意欲的表達

任何美的現象

無不存在幽知的現實中

 

美學存在的另一種追求

美的奧義,如果是一種存在,如果是一種創造,浩瀚存在中無處不美。美是出自於心,抑是出自於少數人認定的美,這種美的關係界定,似乎需要積極釐清面對的。一個硬梆梆的工業設施,文明產物的美,在哪裡?我們欣賞他殘缺存在的美,我們欣賞他,在同樣人文社會中歲月的無情,一些機能的排列,仿若一種人為的大自然,一種秩序的美、衝突的美。或是一些藝術創作者心性對照,感動產生的到位感動。如此藝術創作者,創造了一個美的新秩序。

 

切入性的社會參與,絕對不同於觀察性的旁觀看待,在我們社會環境裡,美的表象存在比比皆是,相對的對照又有多少,暗灰悲殘的存在繼續在進行中,美的觀察付諸人文的原素看待,假以物理性、自然性、規律性,美是可以整理出來,在琢磨下,美無處不在。或許工業革命後的剩餘破銅爛鐵,是一個無機無生命的物件。但是在其存在物體厚實與彎曲的線條,以虛擬人文的面對。卻也是美麗有致,產生擬人性的非人文美學。

 

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傳統價值,後工業革命的年代,人的獨立思考與自我價值提升了,筆者在作品的呈現表達上,似乎也意謂著,對這時代這空間強烈的心裡表白。如此人的文明進步了,那人類的智慧層面,是否也相對成長了,在此,我認為壓縮的環境,卻是讓人壓迫了,如何再度尋回昔日的自然自在,卻是身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必須一直努力的。

生命之源光

不同空間

行走

足跡

易之動

思惟機器

星圖

心柱多元呈現

停止空間

細胞體

歲月

腦內革命

運行

維繫

紀向 老師

 

資料來源:新一代時報